汉寿县“稻蛙共生”生态模式助力农户增收30%

常德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7-26 19:35:02 评论:0

近年来,湖南省汉寿县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,推出“稻蛙共生”生态模式,不仅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,还为当地农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据统计,采用“稻蛙共生”模式的农户平均增收达到了30%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“稻蛙共生”生态模式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青蛙养殖相结合的农业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农户在稻田里放养青蛙,青蛙以稻田里的害虫为食,同时青蛙排泄的粪便又能为水稻提供肥料,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。这种生态模式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,降低了生产成本,还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。

汉寿县位于洞庭湖平原,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,非常适合发展“稻蛙共生”生态农业。该县积极引导农户转变观念,推广“稻蛙共生”模式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首先,农户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。在“稻蛙共生”模式下,水稻产量稳定,品质优良,每亩稻田的产值可提高20%以上。同时,青蛙的养殖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据统计,每亩稻田可养殖青蛙2000只左右,青蛙的市场价格在每公斤10元左右,每亩稻田的青蛙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。这样一来,农户的收入平均提高了30%。

其次,生态效益显著。通过“稻蛙共生”模式,农户减少了农药的使用,降低了环境污染。青蛙在稻田里捕食害虫,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,减少了农药对水稻生长的影响。此外,青蛙排泄的粪便为水稻提供了有机肥料,提高了土壤肥力,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再次,社会效益良好。推广“稻蛙共生”生态模式,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,增加了农民收入,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。同时,这种生态模式也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,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。

为了进一步推广“稻蛙共生”生态模式,汉寿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一是加大宣传力度,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识;二是开展技术培训,帮助农户掌握“稻蛙共生”技术;三是加强政策扶持,为农户提供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支持。

总之,“稻蛙共生”生态模式在汉寿县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未来,汉寿县将继续推广这一生态模式,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,让更多农户受益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常德新闻网直属运营,发布常德最新时政、民生热点、问政互动与消费维权信息,打造常德市民的数字生活服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