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德市扫黑除恶:守护安宁的法治利剑
常德市扫黑除恶:守护安宁的法治利剑
常德市扫黑除恶专项行动:守护安宁的法治利剑
近年来,常德市始终将扫黑除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,通过常态化推进与专项整治相结合,持续巩固平安建设成果。2023年,在省、市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会议的部署下,常德市以更高标准、更强力度开展新一轮专项行动,聚焦教育、金融放贷、市场流通三大行业领域,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,同步加强涉网黑恶犯罪的打击力度,为市民营造安全、公正的社会环境。
常态化机制:从“专项斗争”到“长效治理”
自2021年中央提出扫黑除恶常态化以来,常德市委、市 *** 迅速响应,谋划建立长效机制,将扫黑除恶与平安常德建设深度融合。例如,市检察机关在办案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,对966名涉黑恶犯罪嫌疑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,其中670名犯罪嫌疑人的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。这一政策既彰显法律威慑力,又通过教育感化降低再犯风险,如同“法治手术刀”精准切除社会毒瘤。
新三大领域整治:直击民生痛点
2023年的专项整治瞄准教育、金融放贷、市场流通三大领域,这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一旦滋生黑恶势力,将严重侵害群众利益。例如,教育领域可能存在的“校园贷”“暴力催收”,金融放贷中的“套路贷”“非法集资”,以及市场流通环节的垄断经营、欺行霸市等行为,均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。常德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依托大数据和跨部门协作,构建“立体化侦查 *** ”,确保打击行动“快、准、狠”。
公众参与:人人都是“平安卫士”
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市民的广泛参与。常德市公安部门开通了 *** 举报(110或0736-7755110)、现场举报(市公安局扫黑办及县级公安机关)和线上举报(平安常德580微信公众号、邮箱cdsshb110@163.com)三大渠道,形成“全民皆兵”的监督 *** 。为确保举报人安全,公安机关严格执行保密制度,并对重大线索提供者予以奖励和保护,如同为正义之声筑起“防弹衣”。
成效与挑战:数据背后的社会温度
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常德市已累计打掉多个黑恶团伙,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。以2021年为例,全市通过认罪认罚制度促使近千名犯罪嫌疑人主动悔罪,这一数据相当于一座中型监狱的容量,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,更释放出“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”的法治温度。然而,随着黑恶犯罪向 *** 空间渗透,如何应对“虚拟黑手”成为新课题。对此,常德市正探索建立“线上+线下”联合作战模式,通过技术手段追踪资金流、信息流,切断黑恶势力的“数字触角”。
未来展望:平安常德的“韧性之网”
常德市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未来蓝图,不仅在于“打”,更在于“防”和“治”。市公安局提出,将深化跨区域警务协作,构建“情报共享、协同作战”的联动机制,并推动行业监管部门完善市场准入、资格审查等制度,从源头压缩黑恶势力的生存空间。正如一位市民所言:“扫黑除恶就像打扫房间,不仅要定期清理,还要把门窗加固,让灰尘无处可入。”
常德市扫黑除恶的每一步,都在为“开放强市、产业立市”的战略目标夯实法治根基。从政策设计到公众参与,从数据治理到技术赋能,这场持久战不仅需要执法者的铁腕,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觉醒与行动。唯有如此,平安常德的“防护网”才能越织越密,让黑恶势力无所遁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