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汪湖镇稻虾共作模式创新,产值突破8亿元

常德新闻网 阅读:5 2025-07-06 08:34:34 评论:0

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岩汪湖镇,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“稻虾共作”模式,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华丽转身。据统计,该镇稻虾共作面积已达12万亩,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亿元,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。

稻虾共作,顾名思义,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,既种植水稻,又养殖龙虾。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,实现了水稻和龙虾的互利共生。在岩汪湖镇,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,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。

据了解,岩汪湖镇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,土地肥沃,水资源丰富,非常适合发展稻虾共作。近年来,该镇 *** 高度重视稻虾共作产业,通过政策扶持、技术培训、市场拓展等多方面措施,推动稻虾共作产业快速发展。

在稻虾共作模式下,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相互促进,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。一方面,龙虾的排泄物可以为水稻提供丰富的有机肥料,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;另一方面,水稻为龙虾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,有利于龙虾的生长发育。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,使得稻虾共作成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。

在岩汪湖镇,稻虾共作面积已达12万亩,占到了全镇耕地面积的70%以上。这些稻虾共作田地,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,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。据统计,稻虾共作产业已为当地农民创造了超过8亿元的全产业链产值。

为了进一步提升稻虾共作产业的效益,岩汪湖镇 ***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,提高稻虾共作的生产水平。一方面,通过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和龙虾养殖技术,提高产量和品质;另一方面,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农田水利条件,确保稻虾共作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
此外,岩汪湖镇还着力打造稻虾共作产业链,延伸产业链条,提高产业附加值。目前,该镇已形成了水稻种植、龙虾养殖、农产品加工、销售等多个环节的产业链,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岩汪湖镇的稻虾共作产业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。每年夏季,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,体验稻虾共作的乐趣,品尝新鲜美味的龙虾,感受田园风光。这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旅游产品,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。

总之,岩汪湖镇的稻虾共作模式,为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岩汪湖镇将继续巩固和拓展稻虾共作产业,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福祉,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常德新闻网直属运营,发布常德最新时政、民生热点、问政互动与消费维权信息,打造常德市民的数字生活服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