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安乡渔鼓:方言说唱讲述洞庭故事,非遗魅力登上央视舞台》

常德新闻网 阅读:9 2025-08-18 11:34:27 评论:0

安乡渔鼓,这一源自湖南安乡县的民间艺术形式,以其独特的方言说唱和生动的故事内容,近日成功登上央视《非遗里的中国》节目,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
安乡渔鼓,又称“渔鼓戏”,是湖南省安乡县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,起源于宋代,盛行于明清时期。它以洞庭湖为背景,以渔民生活为题材,通过渔鼓、渔笛等乐器伴奏,以说唱的形式讲述洞庭湖畔的动人故事。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,不仅展现了渔民们的生活状态,更传承了湖湘文化的精髓。

《非遗里的中国》作为一档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,致力于挖掘和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此次安乡渔鼓的亮相,无疑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。

在节目中,安乡渔鼓艺术家们以方言说唱的形式,生动地讲述了洞庭湖畔的渔家故事。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,将渔民的喜怒哀乐、生活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其中,一段关于渔民与湖怪传说的渔鼓说唱,更是让人印象深刻。艺术家们通过渔鼓的节奏和说唱的韵律,将湖怪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,让人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畔,感受到了渔民们与湖怪之间微妙的关系。

安乡渔鼓的登上央视舞台,不仅是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,更是对湖湘文化的一种传承。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,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得到了关注和传承。安乡渔鼓作为其中的一员,在传承过程中,不断创新和发展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
在传承过程中,安乡渔鼓艺术家们注重挖掘和提炼湖湘文化的精髓,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,使安乡渔鼓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。同时,他们还积极创新表演形式,将渔鼓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,如舞蹈、戏剧等,使安乡渔鼓更具观赏性和互动性。

此次安乡渔鼓登上央视《非遗里的中国》,无疑为其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有理由相信,安乡渔鼓这一民间艺术瑰宝,将继续传承下去,为弘扬湖湘文化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
总之,安乡渔鼓的亮相央视《非遗里的中国》,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,更让我们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安乡渔鼓在未来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常德新闻网直属运营,发布常德最新时政、民生热点、问政互动与消费维权信息,打造常德市民的数字生活服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