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汪湖镇小学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亮相央视《田间课堂》栏目,展示乡村教育新风采

近日,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岩汪湖镇小学的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课——“稻虾共作”,成功登上央视《田间课堂》栏目,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。这堂劳动课不仅展示了乡村教育的创新成果,也彰显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蓬勃生机。
岩汪湖镇小学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,这里自然环境优美,水资源丰富。近年来,学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,将“稻虾共作”这一特色农业项目引入校园,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,在学习中成长。
“稻虾共作”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虾类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水稻可以为虾提供遮阴、栖息的环境,而虾的排泄物又能为水稻提供肥料,实现互利共赢。岩汪湖镇小学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,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一新型农业模式,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。
在央视《田间课堂》栏目中,岩汪湖镇小学的同学们身着校服,头戴草帽,在老师的带领下,走进田间地头,开始了他们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。他们有的在田间插秧,有的在虾塘里放养虾苗,还有的负责观察虾的生长情况。同学们分工明确,合作默契,充分展现了乡村小学学生的劳动风采。
在劳动过程中,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,还锻炼了动手能力。他们学会了如何插秧、如何放养虾苗,还了解到了水稻的生长周期、虾类的养殖技术等。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,既是宝贵的财富,也是成长路上的助力。
岩汪湖镇小学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之所以能登上央视《田间课堂》栏目,得益于学校对乡村教育的重视。学校校长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这堂劳动课,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,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”
据了解,岩汪湖镇小学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学生们在劳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,还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。此外,学校还通过开展各类农业实践活动,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的农业发展现状,激发他们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。
此次央视《田间课堂》栏目的播出,让岩汪湖镇小学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走进了千家万户,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乡村教育的创新成果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像岩汪湖镇小学这样的乡村小学,通过创新教育模式,培养出更多有知识、有技能、有担当的新一代农民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。